耕地:2000 林地:10000
总流转土地:12000 已流转土地:0 未流转土地:0

  纯池行政村,村委会驻纯池自然村,为革命老区行政建制村。宋时属关隶(现政和县),明景泰永六年(1455年)后隶属寿宁县。1950年至1957年设乡,1958年设大队。1984年 设村委会至今。现辖纯池村、家林洋、牛段、东源底、徐柏溪、上房、东坑、大房、芥菜园、下坂等10个自然村。共17个村民小组,914户,3602人,其中常住1900多人,外来人口800多人。村域面积16平方公里,其中水田面积2586亩,茶园面积3260余亩,山林面积2万多亩,果林面积1000余亩。经济作物以板栗、茶叶为主。年产板栗50吨,产值50万元;年产干茶30吨,产值100多万元。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64万元。在外经商务工的有2300多人,创办企业100多家,产值上亿元。村中有医院1所,初中(周宁四中)1所,小学(纯池中心小学)1所。农村信用社1家,邮电办公楼1栋。

  纯池村 为镇政府所在地。纯池,古名淳江。因主村中有一小山丘,两旁有小溪夹流交汇于村尾田洋中一棵大树旁,貌似一条木船停泊江中,故旧名“船江”,后雅称为“淳江”。至清同治年间(1862~1875年)因“淳”字与同治帝载“淳”有触忌,故改“淳”为“纯”,改“江”为“池”,遂有今名。村庄呈曲尺形,依山而建,海拔800米。由纯池、下坂、大房3个居民点组成。全村654户,2300人,大学文化人口180人。村民以徐、许两姓为主。耕地2000多亩,林地1万多亩。村民大部分都在上海、江苏、西安等地经商务工,创办企业百余家,年产值上亿元。纯池村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各自然村均通水泥路、电、电视、电话、自来水等。

  纯池村历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观独特,西有坐落于村头的磐若寺,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始建于唐初,重建于1984年,历史仅次于禾溪村的千年古刹灵峰寺;东有立于天柱山顶的天柱石,又称石笏,高15米,围径13米,远看像一块石碑,近看则像一座石山。“搢笏朝端出帝乡,岩岩壁立表东方。春云雨露恩高沛,桂月风高玉质香。遑假鱼须问浅陋,夙娆鯁骨与膺飘。苍苔斑驳藤萝古,可勒民情入奏章。”是清末文人徐福同对天柱石的吟咏佳句。

  纯池古、近代各界贤达有:   明朝抗倭“八勇士”——文辂公、季惠公、良质公、良名公、志光公、良今公、延瑞公、一春公。   徐援(1625-1703),又名义援,号汉烈,后改名马援,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人称“马二爷”。曾在浙江丽水、庆元一带劫富济贫,历十余年,深受穷苦百姓拥护,归附者达千余人。清康熙七年(1668年),闽浙总督李宣奉诏招编,徐援率众归顺,授浙江杭州府督标左营参将,后升选广西平乐府副总兵。康熙十三年(1674年),徐援奉诏讨伐“三藩”叛乱,收复柳州、梧州等府,征战有功,升任都督。康熙二十年(1681年)辞职,诏准带都督同知衔回乡。徐援回家后,热心为乡里兴利除弊,整肃盐仓弊害,除贪去暴;修复毁坏塘陂,蓄水灌溉,制治有方,村民受其益。此外,还重视教化,倡办学馆,修葺“般若禅寺”,闽浙总督部院刘光麒赠匾“瑞徵鹊印”,彰扬他的业绩。

  纯池还是老区村,出过“八烈士”——徐升须、徐以岩、徐应豫、张应增、徐应满、阮华东、叶家贵、徐应绪。

  家林洋村 古称“荆藜洋”,因村四周多森林,故名。位于纯池村西北方3.5公里处。地形如盘,村头双流交江,水不深而清澈。全村10多户,40多人,其中常住10多人。居民以许姓为主。耕地100多亩,林地230多亩。

  牛段村 因叶姓先祖在此牧牛,后于此地兴居,故名。坐落于纯池村北方3公里,处于纯池水库北坡,海拔760米。全村10多户,50多人。居民以叶姓为主。现大部分村民已迁往外地居住,仅剩1人居住于此。耕地95多亩,林地280亩。

  大房村 原与纯池主村距离百步之遥,现已与主村连片并村。80多户410人,多以徐姓为主,现常驻有35多户180人。耕地450多亩,林地800多亩。   下坂村 原名田坂,因处于纯池树右下方,建村定居后取名下坂。原与纯池主村距离百步之遥,现已与主村连片并村。全村100多户,500多人多,常住人口280多人。居民以许姓为主。耕地500多亩,林地700多亩。千年古刹——磐若寺坐落于该村。

  东源底村 其村后山为东山岗,溪流源头由此而来,故名。座落于纯池村以东2.5公里的东峰岗西坡底下。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在此设农场,建场部工棚;20世纪80年代落实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场工人在此地建房定居,形成村落。现有5户,20多人。耕地有1500多亩,林地4710多亩。   徐柏溪村 因该村位于徐柏溪旁,故名。位于纯池村东北方7公里处。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设农场。原有12户63人。居民以徐姓为主。耕地880多亩,林地3000多亩。1984年后居民陆续迁居纯池、周宁等地,1990年仅剩1户1人居住,2000年该居民死亡。村废。   上房村 徐氏祖先长房分房到此居住,故以长房名义,取名“大房”,后成改“上房”。位于主村以西2公里处。原有居民20户,82人。居民以徐姓为主。耕地100多亩,林地100多亩。现属芹山水库淹没区,于2003年迁至纯池。村废。

  东坑村 因该村所在地叫东坑。后建村于此,故名。属芹山水库淹没区。该村原有居民13户,45人。居民以许姓为主。耕地80多亩,林地100多亩。后于2003年搬迁至纯池。村废。   芥菜园村 因村原所在地以种芥菜闻名,后人在此居住后,故名。在纯池村北面,处于纯池水库南坡。原有10户,92人。居民以许姓为主。耕地141亩,林地80多亩。1984年迁居纯池主村。村废。    ;

  • 暂时没有相关土地!
  • 村委核实:
  • 政策补贴:
  • 特色产业:
    • 不详
  • 适宜:
    不详
  • 交通配套:
    • 不详
  • 生活配套:
    • 不详
  • 10公里配套:
    • 不详
热门村庄
向阳村  福建省 西山村  福建省 三门桥村  福建省 福山村  福建省 豪阳村  福建省 后溪村  福建省 林源村  福建省 云门村  福建省 纯池村  福建省 溪口村  福建省 杨厝边村  福建省 红阳村  福建省 秋楼村  福建省 大碑村  福建省 大林村  福建省 石咸村  福建省 楮坪村  福建省 青凤村  福建省 湖塘坂村  福建省 阮家坑村  福建省 仙岭村  福建省 三门村  福建省 塔下村  福建省 沿州村  福建省 白岩村  福建省 翁江村  福建省 藤屿村  福建省 旺兴头村  福建省 水北头村  福建省 大岚头村  福建省 百胜村  福建省 外宅村  福建省 郭阳村  福建省 高山村  福建省 南乾村  福建省 灰窑村  福建省 何坑村  福建省 棠园村  福建省 排头村  福建省 透埕村  福建省 翠郊村  福建省 溪底村  福建省 邦福村  福建省 大峨村  福建省 军营村  福建省 上宅村  福建省 柏柳村  福建省 过笕村  福建省 柯湾村  福建省 观洋村  福建省 双屿村  福建省 举州村  福建省 薛桥村  福建省 小岳村  福建省 大岳村  福建省 江美村  福建省 桥亭村  福建省 山柘村  福建省 熊岭村  福建省 后梁村  福建省 翁溪村  福建省 井头村  福建省 天竹村  福建省 凤桐村  福建省 茶阳村  福建省 七蒲村  福建省 龟岭村  福建省 薛家村  福建省 水生村  福建省 流江村  福建省 后港村  福建省 南镇村  福建省 沙埕社区  福建省 小白鹭村  福建省 大白鹭村  福建省 王谷村  福建省 敏灶村  福建省